經營者的勝利學-實戰經營手札

沒客戶,不是產品不好,是你不會賣!

2025-06-16

—新創公司破冰獲客、快速提升業績的5大顧問級策略全公開


一、新創企業最常見的錯誤:太專注「做產品」,卻忘了「賣產品」

許多新創創辦人是技術出身,擅長開發、研發與設計產品,但在市場開拓與業績成長上卻困難重重。

為什麼?因為他們相信「產品好,客戶自然會來」。

這個信念,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幾乎是錯誤的起點

沒有清楚的行銷策略、業務流程與獲客系統,再好的產品也只能躺在倉庫裡落灰。

身為顧問,我見過太多新創團隊耗盡資金,卻始終沒突破第一階段。

因此本文將以顧問角度,帶你走出技術思維,用「成長型思維」打造真正能賺錢的企業。


二、破除3大新創迷思,才能開始有效找客戶

迷思1:等產品100%完美再去行銷

真相:市場不等你完美,越早曝光越早修正。

建議:先用MVP(最小可行性產品)測市場,蒐集早期用戶回饋,邊賣邊改。


迷思2:我們產品太小眾,沒人聽得懂

真相:不是太小眾,是你還不會說「人話」。

建議:訓練以客戶痛點為主的簡報,而不是功能導向說明,學會用「客戶語言」說故事。


迷思3:找不到客戶,是市場太競爭

真相:找不到客戶,多半是沒有系統化獲客流程

建議:建立一套標準的行銷與銷售流程,從名單獲取到成交都有節奏與指標。


三、顧問級五大策略:幫助新創企業精準找客戶、快速提升業績

【策略一】精準定位目標客戶,打造理想客戶輪廓(ICP)

你想賣給誰,不能模糊。

大多數新創卡關,是因為客戶定義過於廣泛(例如:「我們產品給中小企業用的」)。

你需要畫出你的理想客戶輪廓(Ideal Customer Profile),包含:

  • 行業類型與規模
  • 公司職稱與決策權
  • 痛點與關鍵字
  • 他們常出沒的平台(LINE群組?FB社團?LinkedIn?)

顧問建議操作範例:

製作一份「十大潛在客戶名單」,並以他們的語言重寫你的簡報或DM。


【策略二】先做品牌曝光,再做名單收集,再進行銷售轉化

新創常犯的錯,是直接對冷客戶硬推銷。這樣的成交率低得驚人。

你應該設計三個階段的流程:

  1. 曝光吸引:靠內容行銷、短影音、口碑、社群活動吸引注意
  2. 名單收集:用免費資源交換名單(如:電子書、試用、直播)
  3. 精準銷售:分眾行銷,設計信件、自動化推播、1對1跟進

顧問真實案例:

我們協助一家SaaS新創,用「如何提升業績的5個自動化工具」電子書吸引中小企業老闆下載,三個月收集到3000筆有效名單,成交超過120位年繳客戶。


【策略三】打造「主動出擊」的獲客漏斗:陌生開發+合作通路+口碑推薦

不主動找客戶,是新創的業績天敵。

你應該建立三大主動型管道:

  • 陌生開發信+LinkedIn觸達腳本:一天寄出30封針對痛點的開發信
  • B2B通路合作:找已有流量的業者合作販售或捆綁方案
  • 客戶轉介紹制度:設計明確的推薦獎金或回饋方案

顧問經驗提醒:

陌生開發不是盲目寄信,而是精準名單+針對性腳本+三次跟進的系統流程。


【策略四】設計高轉換的銷售腳本與流程

你可能已經有人來詢問,但為何沒成交?因為缺乏有效的銷售話術與成交流程。

顧問銷售設計包含:

  1. 開場話術:迅速引起共鳴(例如:「你們是不是也常遇到xxx問題?」)
  2. 需求探索:問對問題比自誇重要
  3. 案例說明:用成功故事取代功能說明
  4. 釘單技巧:製造稀缺、限時優惠、送方案升級
  5. 售後跟進:即便未成交也持續追蹤(E-mail、LINE、簡訊等)

操作建議:

使用CRM(如Hubspot、Close)追蹤每一筆潛在客戶的互動狀況,並設立「成交率」、「平均成交天數」等指標監控優化。


【策略五】打造「自動化獲客機器」:一套會自己找客戶的系統

當業績成長變成靠老闆拼命跑業務,那就只是創業者在燃燒自己。

真正可持續成長的新創,一定會打造自動化的業績飛輪,如:

  • 廣告投放+行銷漏斗+自動Email序列
  • 課程/直播+收費轉化+升級方案
  • SEO流量+電子報+會員經營
  • AI+LINE自動回覆+購買推薦系統

顧問加值建議:

若預算有限,先用以下組合起步:

  • Google廣告+Notion免費頁面+Mailchimp自動信件,每月也能吸引數百名單。

四、顧問真實案例:從0營收到月收百萬的新創成長軌跡

我們曾輔導一家剛成立8個月的教育科技新創,創辦人是教育界講師,但完全不懂行銷。

我們替他設計了:

  • 專屬網站+簡報
  • 用「三小時掌握教學AI的實戰工作坊」吸引名單
  • 三封自動化銷售信+一場線上說明會
  • 導入CRM與LINE整合,後續持續銷售高價方案

結果三個月內突破百萬營收,並開始獲得企業團體包班合作。


五、寫給每一位新創創辦人:賣得出去,才有未來

創業,不只是把產品做出來,更是把產品賣出去。

創業,不只是靠熱情堅持,更是靠流程與方法突破困境。

你可以持續試錯、用感覺做業績;

也可以,跟著顧問系統化設計你的「業績引擎」,讓公司成為可預測成長的事業體。

這篇文章只是開始,如果你希望:

  • 將本文轉換成簡報、社群圖文或行銷漏斗教學
  • 為你的產品建立專屬獲客方案
  • 或獲得一對一的顧問協助

歡迎留言、私訊或安排顧問診斷。

未來不是等來的,是你主動打造的。

    Etiam magna arcu, ullamcorper ut pulvinar et, ornare sit amet ligula. Aliquam vitae bibendum lorem. Cras id dui lectus. Pellentesque nec felis tristique urna lacinia sollicitudin ac ac ex. Maecenas mattis faucibus condimentum. Curabitur imperdiet felis at est posuere bibendum. Sed quis nulla tellus.

    ADDRESS

    63739 street lorem ipsum City, Country

    PHONE

    +12 (0) 345 678 9

    EMAIL

    info@company.com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