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Toggle「林經理,這位老師一小時要兩萬五,會不會太貴了啊?」財務長看著教育訓練的預算報告,眉頭都皺成一團了。
「可是上次我們找的那位老師,一小時才八千塊,結果學員反應超差,老闆還罵我亂花錢。」人資經理林小姐一臉無奈地回答。
這種對話,幾乎每天都在台灣的公司裡上演。說到企業內訓講師的費用,好像永遠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有些老師開價一小時三萬,有些只要五千。這中間的價差到底差在哪?公司到底該怎麼判斷一位老師的收費合不合理?
今天,我就想透過這篇文章,來幫你徹底解析企業內訓講師費用的市場行情、影響價格的眉角,以及教你怎麼聰明地編列教育訓練預算。希望可以幫助你在有限的預算內,找到最值得投資的培訓方案。
企業內訓講師費用的市場行情:從公家機關到業界實戰
在開始討論講師費用之前,我們得先打破一個很常見的迷思:很多人會拿「政府機關的鐘點費標準」來衡量企業講師的費用,覺得「一小時兩千元」就是合理的公定價。但這觀念其實是完全錯誤的!
公家機關 vs 企業內訓:根本是兩個世界
政府機關的講座鐘點費,根據「行政院及所屬機關學校講座鐘點費支給表」的規定,大概是每小時1,600到2,500元。這個標準是為了「公務預算」設計的,有它特殊的考量和限制。
但企業內訓是完全不同的市場。公司請老師來上課,追求的是「投資報酬率」(ROI),而不是「符合公務預算規定」。一位厲害的老師,如果能幫公司提升20%的業績,或是讓員工流動率降低30%,那麼他的價值早就遠遠超過那一點鐘點費了。
我以前遇過一位企業老闆,他很堅持講師費用不能超過政府的標準。結果他找來的老師,雖然便宜,但根本不了解他們公司的實際需求,課程內容很空泛,員工聽完覺得浪費時間,完全沒學到東西。最後不只浪費了教育訓練的時間,還打擊了員工想學習的意願。
後來他聽了建議,願意用市場行情去請專業講師。雖然費用是以前的五倍,但課程效果非常好,員工的工作效率明顯變高,三個月內就把培訓的錢賺回來了。他才恍然大悟:「原來最便宜的,才是最貴的。」
2026年企業內訓講師費用的市場行情
根據我這幾年的觀察和市場調查,目前台灣企業內訓講師的鐘點費行情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幾個等級:
| 講師等級 | 經驗年資 | 鐘點費範圍(元/小時) | 特色與定位 | 適合的課程類型 |
| 入門級 | 3-5年 | 6,000 – 10,000 | 有實務經驗,但還在累積知名度 | 基礎技能、大量員工的通識課 |
| 中階講師 | 5-10年 | 10,000 – 18,000 | 在特定領域有專業,有不錯的客戶口碑 | 專業技能、中階主管培訓 |
| 資深講師 | 10-20年 | 18,000 – 30,000 | 業界有一定名氣,實戰經驗非常豐富 | 高階主管培訓、策略性課程 |
| 頂尖講師 | 20年以上或業界權威 | 30,000 – 50,000以上 | 業界大老、暢銷書作者、媒體寵兒 | 年度大型活動、決策層培訓、提升品牌形象 |
但請注意,這只是「鐘點費」的行情。實際的總費用,還要考慮很多隱藏成本。
除了鐘點費,你還要準備哪些預算?
很多公司在編列預算時,只想到鐘點費,卻忘了其他可能發生的費用。一個完整的講師服務,通常會包含以下這些:
課前準備費
- 跟公司高層或人資的需求訪談時間
- 客製化課程的設計費用
- 教材的準備與製作成本
有些老師會把這些工作包含在鐘點費裡,有些則會另外收費。通常課程客製化的程度越高,課前準備費就會越高。
交通與住宿費
- 如果老師需要到外縣市出差上課,通常會另外收交通費和住宿費。
- 有些老師會直接包在總報價裡,有些則會要求實報實銷。
課後追蹤費
- 課程結束後的諮詢時數
- 建立或經營學員的學習社群
- 成效追蹤與後續的複訓安排
厲害的老師通常會提供一定程度的課後支持,但如果公司需要更深入、更長期的追蹤服務,可能就要另外付錢了。
教材與工具費
- 講義的印刷費用
- 課程中需要用到的學習工具或教具
- 如果使用線上學習平台,還會有使用費
所以,在比較不同老師的報價時,一定要問清楚「報價到底包含了哪些服務」,而不是只看鐘點費那個數字。
影響講師費用的八大關鍵因素:為什麼價差這麼大?
為什麼同樣是教「怎麼帶人」(領導力),有些老師收一萬,有些收三萬?講師費用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下面這八個關鍵因素。
因素一:老師的「專業度」和「名氣」
這是最直接影響費用的因素。一位在業界有二十年經驗、出過暢銷書、常常上媒體的老師,跟一位剛入行三年的老師,費用當然會差很大。
但要提醒你,「名氣」和「專業度」不一定能畫上等號。有些老師很會包裝自己、做行銷,名氣很大,但實際的專業能力可能很普通。有些老師則是默默耕耘,名氣雖然不高,但在專業領域裡是個超級強者。
我建議公司在評估時,不要只看老師紅不紅,更要看「在他要教的那個領域裡,夠不夠專業」。一位在業務銷售領域很有名的老師,如果你硬要他來教人資管理,效果可能還不如一位專精人資但名氣比較小的老師。
因素二:課程主題的「專業性」和「稀有度」
有些課程主題比較常見,像是「時間管理」、「溝通技巧」,市場上有很多老師可以教,競爭激烈,費用自然會比較親民。
但有些主題比較專業或很新穎,例如「AI工具在行銷上的應用」、「ESG永續策略」、「元宇宙的商業模式」,能教的老師相對稀少,物以稀為貴,費用當然就會比較高。
我曾經幫一家公司找「區塊鏈應用」的老師。因為這個主題很新,而且需要很深厚的技術底子,市場上能開課的老師真的很少。最後找到的老師,雖然不是什麼名人,但因為他的專業很稀缺,費用比一般主題高了五成(50%)。
因素三:課程「客製化」的程度
如果老師只是拿著一套「罐頭課程」(就是一套講義到處講)來上課,他的備課成本很低,費用自然會比較便宜。但如果公司需要深度客製化,老師就要花大量的時間來了解公司文化、設計專屬課程、準備符合公司情境的案例,費用就會跟著拉高。
我認識一位很頂尖的老師,他標準課程的收費是兩萬/小時。但如果公司需要深度客製化,他會先進行4-6小時的需求訪談,然後花2-3週的時間來設計課程。光是這部分的準備工作,他就會另外收取5-10萬元的設計費。
雖然總費用比較高,但因為課程內容是為公司量身打造,非常貼合實際需求,效果特別好,所以找他的公司都覺得這筆錢花得很值得。
因素四:上課學員的「層級」
同樣的主題,教給基層員工和教給公司高階主管,費用可能會差很多。
為什麼?因為高階主管的時間非常寶貴,他們對課程的期待也更高。老師需要準備更深入、更有策略性的內容,使用更高層次的商業案例,而且要能跟高階主管進行深度的對話和討論,這需要老師有更強的功力。
一位專門教高階主管的老師曾跟我說:「教基層員工,我可以講很多方法和技巧。但教CEO(執行長),他們要的是策略思維和商業洞察。我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研究最新的商業趨勢,這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所以公司在編列預算時,一定要考慮上課對象的層級。高階主管的培訓,預算一定要抓得更高一點。
因素五:課程「時數」與「合作方式」
這裡有個很有趣的現象:課程時數越長,平均下來的鐘點費可能越低。
舉例來說,一位老師的標準鐘點費是兩萬。如果你只請他上兩小時,他可能就收四萬。但如果你請他上一整天(六小時),他可能收十萬,平均下來每小時約一萬七。如果你跟他簽年度合約,一年上十天課,他可能願意給你更優惠的價格。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對老師來說,長期穩定的合作,可以降低他找客戶和安排時間的成本。而且長期合作,老師會更了解公司,課程效果也會更好。
所以如果你確定某位老師非常適合你的公司,可以考慮跟他簽長期合約,通常能爭取到比較好的價格。
因素六:上課的「地點」與「交通成本」
如果老師需要到外縣市出差上課,交通和住宿成本會影響到總費用。
例如,一位在台北的老師,如果要去高雄上課,可能需要:
- 高鐵來回票:約3,000元
- 住宿費:約3,000-5,000元
- 交通時間成本:半天到一天的時間
有些老師會把這些成本算在報價裡,有些則會另外實報實銷。所以如果公司在當地能找到適合的老師,或許可以省下這部分的費用。
但也不要為了省交通費,就硬選一個不適合的在地老師。有時候多花一點交通費,請到真正對症下藥的老師,整體的效益反而更高。
因素七:市場的「供需關係」
講師市場也是有供需關係的。在某些時期,像是年底或年初,很多公司都在辦教育訓練,老師的檔期很滿,費用可能就會水漲船高。
而在淡季,例如暑假期間,老師的檔期比較空,可能就願意提供比較優惠的價格。
我認識一位人資(HR),她就很聰明地利用這個特性。她會在淡季的時候,就先跟優質老師預約好明年的檔期,並爭取到比較優惠的價格。這樣不只省錢,還能確保搶到好老師的檔期。
因素八:老師的「服務品質」與「附加價值」
有些老師是「上完課就走人」,有些老師則會提供一條龍的完整服務,包括:
- 課前深入的需求診斷
- 客製化的教材設計
- 上課時的互動與個別指導
- 課後學習社群的經營
- 定期的追蹤與諮詢
- 免費的複訓機會
後者雖然費用比較高,但提供的整體價值也更高。
我曾經比較過兩位老師。老師A收費一萬五/小時,但只提供很基本的課程。老師B收費兩萬/小時,但提供完整的課前訪談、客製化教材、三個月的課後追蹤,還包含一次免費複訓。
如果把所有服務都算進去,老師B的整體CP值(性價比)其實更高。而且從長期的效果來看,老師B的培訓成果明顯更好。
如何聰明地編列企業教育訓練預算?
了解了市場行情和影響價格的因素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公司到底該怎麼編列教育訓練的預算,才能花在刀口上?
預算編列的三個基本原則
原則一:從公司的「策略」出發,而不是從「預算」出發
很多公司是先決定「今年教育訓練預算有多少」,然後在這個預算內去找課。但這樣做通常會導致「錢花光了,但培訓目標卻沒達成」。
正確的做法是:先確定公司今年的策略目標是什麼(例如:數位轉型、提升客戶滿意度),然後思考「要達成這些目標,需要哪些培訓」,最後才來編列預算。
例如,如果公司今年的策略是「數位轉型」,那麼就應該在數位相關的培訓上投入比較多預算。如果策略是「提升客戶滿意度」,就應該在客服培訓上多投資。
原則二:預算要「差異化配置」
不要所有培訓都用一樣的預算標準。應該根據「對公司策略的重要性」和「上課對象的層級」來分配預算。
我建議可以採用「金字塔預算模型」:
- 高階主管培訓:佔總預算的30-40%,但只佔總人數的10%
- 中階主管培訓:佔總預算的30-40%,佔總人數的20%
- 基層員工培訓:佔總預算的20-40%,佔總人數的70%
這樣的分配,反映了「高階主管的決策影響力最大,值得投入更多資源去培訓」的邏輯。
原則三:預留「彈性調整空間」
市場變化很快,公司的培訓需求也會跟著改變。所以在編列預算時,建議預留10-20%的彈性空間,來應付突發的培訓需求。
例如,如果今年突然需要導入一套新的系統,就需要額外的系統培訓預算。如果有彈性空間,就能及時應付,不會因為「預算已經用完」而耽誤了培訓。
不同規模公司的預算參考
根據業界的習慣,公司的教育訓練預算通常會佔總人事成本的1-5%。但實際比例會因為公司規模、產業特性而有所不同。
| 公司規模 | 建議預算比例(佔人事成本) | 策略重點 | 建議做法 |
| 小型企業(50人以下) | 1-2% | 聚焦在關鍵人才與關鍵技能 | 多利用政府補助資源,降低培訓成本 |
| 中型企業(50-500人) | 2-3% | 建立有系統的培訓制度 | 考慮培養內部講師,降低長期成本 |
| 大型企業(500人以上) | 3-5% | 建立企業大學,發展完整的人才培育系統 | 與講師簽訂年度合約,爭取較優惠價格 |
如何說服老闆,提高教育訓練預算?
很多做人資的都有這個困擾:明明知道需要更多培訓預算,但老闆就是不願意點頭。要怎麼說服老闆呢?
策略一:用「數據」來說話
不要只說「我們需要培訓」,而是要說「培訓可以帶來什麼具體的效益」。
例如:
- 「根據研究,有系統培訓的公司,員工留職率平均高30%。以我們目前的流動率來看,如果能降低30%,一年可以省下XX萬的招募成本。」
- 「競爭對手A公司去年投入XX萬在業務培訓,今年業績成長了25%。如果我們也投資培訓,預估可以帶來XX萬的業績成長。」
用具體的數據和案例,讓老闆看到培訓是投資,而不是成本。
策略二:先「小規模試水溫」,用成果證明
如果老闆對培訓的效果有疑慮,可以先提議做一個小規模的試點計畫。
例如:「我們先針對業績最好的十位業務,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培訓。如果三個月後,他們的業績有明顯成長,我們再擴大到全部門。」
用實際的成果,來證明培訓的價值,老闆自然就會願意投入更多預算。
策略三:善用「政府補助」資源
台灣有很多政府補助的培訓方案,例如勞動部的「企業人力資源提升計畫」(簡稱人提計畫),可以補助50-70%的培訓費用。
好好利用這些資源,可以大幅降低公司的培訓成本,也更容易爭取到老闆的支持。
如何判斷講師費用是否合理?一個簡單的評估框架
當老師提出報價時,我們怎麼判斷這個價格是合理的?我提供一個簡單的評估框架給你參考。
評估框架:看「價值」而不是看「價格」
不要只看「價格」這個數字,更要看老師能提供的「價值」。一位老師的價值,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來評估:
專業價值
- 老師在這個領域的專業深度夠不夠?
- 他的經驗能不能解決我們公司遇到的實際問題?
- 他提供的方法是不是經過驗證,有實際成功的案例?
時間價值
- 如果不透過培訓,我們要花多少時間自己摸索?
- 老師能幫我們省下多少試錯的時間和成本?
成效價值
- 培訓後預期能帶來什麼具體的成果?
- 這些成果能為公司創造多少實質的價值?
服務價值
- 老師提供哪些額外的服務(例如課後諮詢、教材客製化)?
- 這些服務能帶來多少附加價值?
如果一位老師的「總價值」遠大於他的「價格」,那麼即使費用比較高,也是一筆非常值得的投資。
紅旗警訊:遇到這些情況要小心!
有些情況,可能代表老師的報價不合理,或者背後有其他問題,公司要特別小心:
警訊一:費用遠低於市場行情
如果一位老師的收費遠遠低於市場行情,你可能要想想是不是有這些原因:
- 經驗不足,還在累積作品和口碑的階段。
- 課程品質可能不太好。
- 他可能會在其他地方偷偷加收額外費用。
警訊二:報價「不透明」
如果老師沒辦法清楚說明報價包含了哪些服務,或者有很多「額外費用」藏在細節裡,要特別小心。
警訊三:不願意提供「試聽」或「過往案例」
優秀的老師通常都很樂意提供試聽機會,或是分享他過去服務的成功案例。如果老師拒絕,可能代表他對自己的課程沒信心。
警訊四:過度強調「名氣」,卻避開專業討論
如果老師只是一直強調自己有多紅、上過多少節目,卻迴避討論具體的課程內容和預期效果,要小心他可能是「名氣大於實力」。
實戰案例:一家公司如何用有限預算創造最大效益
讓我來分享一個實際的案例,看看一家公司是怎麼聰明地運用教育訓練預算的。
這是一家大概100人的貿易公司,他們年度的教育訓練預算只有30萬。人資經理小王面臨的挑戰是:怎麼用這30萬,滿足不同部門、不同層級的培訓需求?
第一步:盤點需求,分出輕重緩急
小王先做了一次全面的需求調查,發現公司有以下幾個培訓需求:
- 高階主管需要「策略思維」的培訓。
- 中階主管需要「團隊管理」的培訓。
- 業務團隊需要「銷售技巧」的培訓。
- 全體員工需要「AI工具應用」的培訓。
如果每個需求都辦實體課程,30萬根本不夠用。所以小王決定分出優先順序,並採用不同的培訓形式。
第二步:採用「差異化」的培訓策略
高階主管培訓(預算:12萬,佔40%)
- 形式:邀請頂尖講師進行一天的策略工作坊。
- 費用:講師費10萬 + 場地與餐飲2萬。
- 理由:高階主管的決策影響最大,值得投入最多資源。
中階主管培訓(預算:10萬,佔33%)
- 形式:混成學習方案(就是線上+實體混搭的學習方式)。
- 線上課程:購買優質的線上課程平台,讓主管自己找時間學習(3萬)。
- 實體工作坊:邀請老師進行一天的實作工作坊(6萬)。
- 學習社群:建立主管學習群組,定期交流(1萬)。
- 理由:用混成學習來降低成本,但同時保持學習效果。
業務團隊培訓(預算:5萬,佔17%)
- 形式:內部講師 + 外部講師。
- 培訓公司內業績最好的業務成為內部講師(2萬)。
- 邀請外部講師進行一天的進階培訓(3萬)。
- 理由:培養內部講師,可以長期降低培訓成本。
全體員工AI培訓(預算:3萬,佔10%)
- 形式:線上課程 + 內部分享會。
- 購買優質的AI工具線上課程(2萬)。
- 請已經會用AI工具的員工進行內部分享(發1萬獎勵金)。
- 理由:用最低的成本,讓全體員工都能學到新技能。
培訓成果
透過這樣的策略,小王用30萬的預算,完成了四個層級的培訓。更重要的是:
- 高階主管對策略工作坊非常滿意,開始重視培訓的價值。
- 中階主管的管理能力明顯提升,部屬對他們的滿意度也變高了。
- 業務團隊的業績成長了15%。
- 全體員工都開始使用AI工具,工作效率大提升。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預算不夠不是問題,關鍵在於怎麼聰明地運用資源,創造最大的效益。
您的企業最佳成長夥伴:戰國策戰勝學院
當您讀到這裡,相信您已經對企業內訓講師的費用和預算規劃有了全面的了解。但在實際執行時,您可能還是會遇到很多挑戰:怎麼找到CP值最高的老師?怎麼設計最有效的培訓方案?怎麼說服老闆投資培訓?
戰國策戰勝學院致力於將戰略思維和現代企業經營理念結合起來,為企業老闆、管理層和行銷人員提供一個結合理論與實戰的完整的學習環境(原:生態系)和顧問平台。
您企業轉型的戰略導師——林尚能顧問
戰國策戰勝學院的靈魂人物——林尚能顧問,擁有超過25年的企業經營與顧問實戰經驗。他不僅是一位深諳企業戰略的策略專家,更是一位能把複雜理論轉化為可以執行的方案的實戰導師。林顧問深信,企業的成長不能只靠理論,更需要透過實戰競賽來激發團隊的執行力與創造力。
全方位顧問服務:從策略到執行的完整支援
戰國策戰勝學院提供的顧問服務涵蓋:
- 企業經營策略規劃:協助企業制定清晰的發展願景與可執行的戰略路徑
- 網路行銷與數位轉型:從網站架設、電子商務到SEO優化,全方位數位行銷解決方案
- 企業內訓與人才培育:客製化的企管課程與培訓計畫,提升團隊整體戰力
- AI應用導入:協助企業善用AI工具提升決策品質與營運效率
- 品牌重塑與行銷策略:打造具差異化的品牌定位與高效的行銷方案
開啟您企業的勝利之路 現在就採取行動!
如果您正面臨企業成長的瓶頸,或希望為企業注入新的戰略思維與執行動能,戰國策戰勝學院將是您最值得信賴的成長夥伴。
立即聯繫我們:
- 📞 免費諮詢專線:0800-003-191
- 🌐 官方網站:mo.com.tw
- 📧 專業顧問諮詢:透過官網「聯絡我們」表單,我們將在24小時內回覆您
因為聘請頂尖顧問,從來都不是一筆開銷,而是一項對企業未來最明智的投資。讓戰國策戰勝學院,成為您企業邁向勝利的戰略夥伴!
教育訓練預算不是成本,而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回到文章開頭那位財務長的疑問:「這位老師一小時要兩萬五,會不會太貴了啊?」
如果只看價格,兩萬五確實不便宜。但如果看價值,一位優秀的老師,可以幫助公司:
- 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與產出
- 降低員工的流動率與招募成本
- 提升團隊的士氣與向心力
- 為公司帶來新的思考方式與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些價值,遠遠超過那兩萬五的鐘點費。
所以下次當你在評估講師費用時,不要問「這個價格貴不貴」,而是要問「這個投資值不值得」。
記住:最便宜的老師不一定最划算,最貴的老師也不一定最好。真正值得你投資的,是那位能為公司創造最大價值的老師。
聰明地編列預算,理性地評估價值,你一定能找到最適合的培訓投資方案!
- 立即諮詢戰國策企業內訓
歡迎撥打服務專線 0800-003-191或加入戰國策戰勝學院官方LINE:@1ceo 了解更多!



